“鼠辈,本伯在此,岂容你蛊惑人心,危言耸听”王先通眸子一紧,大喝一声。
没有管这人背后站着什么人,王先通跳下台,走到人群之中拎小鸡崽似的把那富商拎到台上,抽出刀之后二话不说便是斩下去。
“若有人再敢散布谣言,不论何种身份,皆同此类”王先通举起一颗胖胖的脑袋朝周围挥了挥。
在血腥景象的刺激下,人群中的议论却少了许多,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见到王先通如此绝情,当下也是不敢多说。
见到那些暗自逃跑的人,王先通嘴角一翘,并未多管。
这些人跑出去以后,松口气正觉得自己逃过一劫之时,抬头一看,却见到早盯在此地的番子们对他冷冷一笑,血洒当场。
“大家听我一言”这个时候,两名士子模样的年轻人却是站出来,打前那人面貌年轻,但说话前却沉稳有力:“诸位可还记得天启年京城王恭厂之事乎,言犹在耳啊”
出来的人正是此番进京赶考的夏完淳,只听他慷慨激昂的喊道:“朝廷颁布正典,晓明法理、匡正自身,惠及黎庶,为大善之举,自然会惹得别有用心之人图谋不轨,以小事言大弊”
瞿昌文大笑几声,信步而出,说道:“夏兄所言极是昔天启王恭厂之事,正是朝中奸佞看不得自身受损出的阴损之招,百姓由此蒙难。在下看来,此番亦同此类,定是那些狐朋狗党所为”
“大家不可以轻信坊间传闻”
两人说完,又从人群中走出一批白色衣衫的赶考士子,激动不已的喊道:
“我等进京赶考士子,忧君患国,敢为天下先今日在此立誓,无论京城变乱如何,皆矢志不渝,不离京师寸步”
“仁兄说的不错,我等皆以今日明志,穷此生为社稷造福,为陛下行忠”
由于崇祯皇帝此前对士子态度非常不好,王先通身边城防军千总下意识上前,询问到:“爵爷,要不要属下将他们赶走”
闻言,王先通考虑一会,摇头说道:“不必了士子并非东林,不能一概而论,况且这些后生既进京赶考,自然不会都是那些乱党。再者说来,朝廷上下,也总还是要靠这些人为陛下办事。”
“属下明白。”
那千总点点头,挥手示意已经上前的兵士退下。
由于爆炸距紫禁城较远,再加上宫内殿宇多是经常修缮,坚固非常,所以大部分地方虽然能感觉到强烈震感,但却并没有那种地动山摇的感觉。
宫人说起今晨之事,也都觉得挺有意思,这次爆炸波及到皇宫之时,崇祯皇帝正在与周皇后在坤宁宫用早膳。
前一句两人还在微笑说着什么有的没的,众人忽然感觉脚下微颤,正恍然不知所措,却见皇帝迅速扔下碗筷,像离弦的箭一般“噌”地窜了出去。
崇祯皇帝当时一个字都没多说,甚至连多余的表情都没有,起身直奔向殿外,其速度之快,直令人叹为观止。
崇祯皇帝跑出去之后也没闲着,宫殿旁边根本不敢多待,第一反应就是跑到最近的平地上,直到震感逐渐消失才敢返回。
现在的崇祯皇帝,正在皇极殿召开紧急朝会。
提及方才之事,崇祯皇帝可是吓得不轻,那种脚下都站不稳的感觉太过可怕,当时崇祯皇帝还以为遇到历史上没有记载的地震。
并且就从初次震感来看,强度少说也在六级之上,就宫殿这木质结构,崇祯皇帝不信能扛得住这种强度的地震。
自己要是不赶紧跑出去,历史上就会这样记载:
崇祯十九年的某一天,崇祯皇帝正在坤宁宫用膳,不料突然发生大地震,崇祯皇帝没来得及跑就被压死在坤宁宫。
由此之后,崇祯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在自己皇宫里被地震搞死的皇帝。
第三百零四章:金陵庞氏之衰
“启奏陛下,刚建不久的税务司、盐务司署备尽毁无存,内阁拟定的两有司官员,只有十二人还留于人世,其余众人,尸骨无存”
“除此之外,据户部初查,税务、盐务两司署备之处损毁严重,数十户百姓房屋倾倒,伤者不计其数,哀鸿遍野。”
“启奏陛下,太医院吴又可住处被毁,所幸他本人与家人出城采购药材,这才无甚伤亡,可刚到京城的庞中谦在京城住处遭受波及,其本人及一干仆役尽数身亡”
“启奏陛下,数间商铺被毁,崇文门附近街市堵塞难以畅通,臣请暂闭崇文门,派军士把守疏通”
崇祯皇帝起初还以为是自己点背赶上大地震,后来才知道,这特么竟然是人为的
此时紧急赶到皇极殿的各部大臣和内阁诸臣都在不断汇报各处情形,崇祯皇帝自打听了第一句开始脸色就是愈来愈黑,直到现在,已经根本见不到任何表情。
作为皇帝而言,面对外敌的威胁,他必须要有更多的钱来打仗,才能保证自己还能在龙椅上坐下去,才能保证自己活着。
此时天下一带最富庶的,还没怎么被战乱波及到的就只有江南地区,来自后世的崇祯皇帝明白,此时江南一带的手工商业已经相当发达。
从工商业收税,正是老祖宗为了保证军费支出的办法,自己将朱家老祖宗的办法做到尽善尽美,更是此时敛财的不二之选。
崇祯皇帝明白,今日两司署备发生的爆炸,正是那些财阀集团手眼通天的杰作。
自己敛财最佳的手段,并不是官绅财阀集团的最优选择,江南工商业在京城的利益代言人,差不多正是把持朝政的百官文臣。
崇祯皇帝虽然杀尽了东林,但毕竟还需要官员治国。
对于商人们来说,只要朝中还有一个文官,财阀集团就能见缝插针,就算没有文官,毫无头脑的武夫反倒更容易收买,所以无论崇祯在朝上如何杀得人头滚滚,实际上都不影响到财阀们自身的利益。
从处置八大晋商开始,财阀们感受到崇祯无意间流露出的态度,便已经开始备存后路,有些极精明者,更从那是开始策划这次爆炸。
这次爆炸,更像是财阀集团对崇祯改革商税此举做出的回应和警告。
单独压榨朝中官员,或许还没有其他人会横插一脚,可如今要割商人们身上的肉去打仗、去改革军队,换了谁也会不情愿。
换句话说,这大明是你朱家的,你朱家的王爷都不感冒,凭什么要牺牲我们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