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5(2 / 2)

崇祯皇帝明白,历朝历代,这差不多都是皇帝和财阀之间的死结,天下太平之时皇帝大权独揽,就像嘉靖和万历,还可以用各种手段从容博弈妥协。

然而自己穿越过来之后,太平世代已经是遥远的过去,境况甚至用“外忧内患”四字都难以形容,那是还有几个月就亡国的最后时刻了。

那个时候,由不得崇祯皇帝再运筹帷幄,更没有什么机会看远大影响,只要有机会就必须下手,只有杀了别人,自己才能活。

这一次固关击败流贼更是如此,天知道下一次还能不能在夹缝中打赢清虏和流贼,若不抓住这次机会,那自己岂不是和历史上的崇祯一样了

天启帝朱由校重用魏忠贤,听任他攀到“九千岁”的高度,所以被东林党写成只知闭门苦做木匠活的昏庸皇帝,事实真的是这样

崇祯皇帝已然明白自己便宜哥哥的精明之处,他一手创造出阉党这么个玩意儿,正是预见到如今会发生的情况,一切都是为了维护皇权打压官僚和乡绅。

朱由校做木匠活掩人耳目,用阉党背锅,打压空谈误国的东林党,任用实干派官吏,绝不是一个只知道木匠活的蠢人,正相反,他对军国大事的过问和干预比比皆是。

痛定思痛,崇祯皇帝忽然发现,自己今日遭遇的,和历史上朱由校遭遇的又何其相似

在后世所称王恭厂大爆炸发生的天启六年,正是朱由校派阉党去外地向财主们征税的头一年,朱由校强行加收矿税海税商税,直接损害的是官僚权贵集团的利益,而非下层的升斗小民。

断人财路向来是最令人讨厌的事情之一,就算皇帝也是一样,朱由校有得罪人的决心,但他没有任何准备,更不知道自己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崇祯皇帝此前遭遇过投毒,甚至是公然行刺,还有士子们喊着仁义道德聚众闯宫等种种僭越之举,东林党惯用的手段几乎都在穿越来的头一年见识个遍。

见招拆招,这才跌跌撞撞活到了现在,此时的崇祯皇帝,早已不是刚穿越过来只求活命的愣头青。

衡量任何历史事件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利高者疑”,谁在事件中收获了最多的利益,谁就可能是操盘者,毕竟天下没有白白掉下来的馅饼。

自己下达这一批政令最高的得益者是以自己为首的保皇党,相当于虎口拔牙,直接和官绅财阀集团对着干。

对于官僚集团而言,目前的直接障碍是当今天子,而这次爆炸造成税务局、盐务局皆毁,两司官员班子和庞中谦带来的骨干几乎死的干干净净,最高的得益者是谁

崇祯皇帝可以肯定的说,正是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江南财阀。

崇祯皇帝可以用这些人的角度假设一下:既然政策目前无法改变,可要是现在的崇祯和历史上的天启一样,忽然出了意外会怎样呢

到那个时候,谁会来继承皇位

目前指定的皇太子朱慈烺还是个孩子,如果崇祯皇帝忽然驾崩,百分之百会由他继位,一位大权独揽的皇帝换城一个小毛孩儿,这正是财阀们乐于见到的。

更何况,朱慈烺从小到大都是东林人士在培养,就算继位之后有什么变故,大不了故技重施就是,一个小孩子还会有什么大能耐不成。

历史上王恭厂事件后的的第二年,也是自己那便宜哥哥,天启皇帝朱由校进一步加紧推行自己执政意图的关键时刻,意外发生了。

崇祯皇帝脑子里还有那时候的记忆,当时朱由校跟魏忠贤、王体乾去西苑泛舟,一直四平八稳的船忽然侧翻倾倒,虽然皇帝很快被救起,但受到“惊吓”从此染病。

令人唏嘘的是,二十二岁的朱由校,前几日还乐颠颠骑马射箭做木工活儿的皇帝,居然很快就行将不治了。

对官绅而言,这件事中最妙的还有一个,天启皇帝是跟魏忠贤一起翻的船。

若说不是意外而是有人暗害皇帝,那魏忠贤第一个脱不了干系,根本不会有任何人怀疑到他们的头上,可谓神不知鬼不觉。

当然,历史上的官绅们也的确是这么干的,借助自己前任那个糊涂蛋将阉党彻底除掉。

可明眼人都明白皇帝和阉党之间的关系就像主人和忠犬一样,也和现在的崇祯与保皇党一样,皇帝一旦出事,损失最大的就是魏忠贤。

作为一个绝不可能当皇帝的太监,魏忠贤所有的权力都来自于朱由校,一旦皇帝换人,对他有百害而无一利,这形势不但魏忠贤知道,有眼睛的人都知道。

然而朱由校终究是死了,临终前他告诉历史上的崇祯,说你当了皇帝之后,一定要重用魏忠贤。

现在的崇祯皇帝脑海中能体会到当时朱由检的心思,年轻气盛、刚愎自用和血气方刚结合到一起的热血青年,哪儿会去仔细思量朱由校遗言里的深意

历史上的朱由检一上台,第一件事就是让魏忠贤下课,紧接着大刀阔斧的解决阉党,重用东林党,很快赢得朝野上下一片赞誉,自此开启了“众正盈朝”的新局面。

首辅蒋德璟在说话的时候,脸上全是愤慨之色。

作为内阁首辅,此前又在各地做了不少抚治官员,蒋德璟自然知道这大明朝的官场到底有多深,简直是深不见底。

朝廷前脚才出台了改革商税,整理盐务的政策,半月不到,两署竟然在同一天的同一时刻发生如此重大的失误,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

结合天启年间曾发生的王恭厂一事,蒋德璟不由觉得后脊背发凉。

现在让崇祯最为难的事情发生了,庞中谦在睡觉的时候被顺带着砸死,随行的两个儿子、妻子周氏,还有一批人全都死的干干净净,一个活口都没剩下。

庞氏是目前崇祯唯一确定会忠于自己,而且有实力和手段管理税务司的家族。

可以料定,庞中谦一死,两个足以继承家业的儿子随之而去,庞氏定然四分五裂,怕眼下的金陵城内,各个财阀和官员已经在忙活着瓜分庞氏的家产了。

就连硕大的庞氏都直接下课,那么还有谁敢来接这个橄榄枝

第三百零五章:姓钱的,你的破事儿发了

“着工部、都察院并巡视科道及顺天府、五城兵马司兵马、三厂提督掌刑主事,速赴税务、盐务两司救火,梳理民难,不许稽迟”

“着城防军各营加强沿街巡视,迟开早市,戒严一日,凡作乱、蛊惑人心者,毋需逮捕入狱,当街斩杀,不得有误”

“户部拟票,发银十万,粮后计,用于重建有司衙署与赈灾事宜,厂卫监督,伸手者砍头”

现在这个人命关天的时候,百姓遭了灾,自然是没有办法抵御和承受,需要朝廷立即做出反应,便是所谓的“赈灾”。

深知后世地震政府反应对百姓等各个阶层影响的崇祯皇帝,立即下达了一系列的明确谕旨,明着说此事由厂卫监督,予以威慑,直接断了一些贪腐之臣从中作梗的念头。

不得不说,老大的明朝平日不动弹的时候还看不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