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6(1 / 2)

让人感到恐惧的是,这支军队与往常每一支见到的官军都有所不同,所有人都从头武装到了牙齿,个个精气神十足。

前列持着明晃晃长枪前进的步兵尚且不提,就连那几排火器兵各自都披挂着城内叛军羡慕不已的轻型锁子轻甲,小腿又插着断刃,同样让人丝毫不敢小觑。

甚至有些人已经在想,若是自己近战肉搏,究竟能不能打赢神武军的火器兵

抬头看了看到城池的距离,周经武忽然招招手,回头说了几句什么,神武军整个阵线紧接着慢慢停下来,从后阵推来一些中小型火炮,炮手和后勤兵就在叛军眼前开始建立炮兵阵地。

这时,刚刚闻讯赶到城头的叛军将领脸色一凝,暗道不好,自己只有一部分弓箭和打不响的土火器,这个射程根本只能挨打,毫无还手之力,若是让对方堂而皇之的把炮架好,这还打个屁。

想到这里,他当即转身对一名千总喊道:“你带着马队去冲一冲,摸摸底”

千总也明白这个道理,若是面对清军,他是根本不会冲的,但他本身自己就是官军,对官军各部都极其了解,自然明白官军火器大部分都是花架子。

时下有战斗力的官军也就高杰、黄得功那么几支,眼前这什么神武军更是根本没上过阵,只要过去吓唬吓唬,只怕就会轰然崩溃四散。

带着这样的心思,千总纠合和千余马队,待城门打开之后便拍马而出,直奔正在建立的神武军炮兵阵地,想夺一个一战破敌的功劳。

周经武自然明白这贼寇打的什么心思,再次一招手。

后头的神武军兵士第一次面对马队冲锋,心下都是紧张,但所幸平日操练不少,见到自家都督熟悉的手势示意,便赶紧按照平日操练阵型散开。

不多时,在神武军阵中形成一条条小道,数排遂发鸟铳手硬着头皮走上前列,迅速摆好阵型,平端鸟铳,等待着最后的命令。

这是神武军第一次进行这种大阵实战,往常都是在城里平平乱,周经武心下自是没有表面上这么平静,他强作镇定,策马到鸟铳队前面,正打算下令,转头一看,却见不少端着鸟铳的火器兵都是浑身发抖,脸有虚汗。

当下,周经武抽出佩刀,指着前面蜂拥冲来的叛军马队,嘶吼道:“放”

霎时间,震耳欲聋的火器声响彻在战场上,一阵白烟在两军之间腾起,白烟之中,兵士们似乎忘记了原本心中恐惧,只是按部就班的装弹、施放。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白烟散去,神武军的兵士们并没有感受到意料中的马队冲锋,他们只见到眼前满地的叛兵尸体,还有那些不断哀嚎着溃败的叛兵。

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广德上

伴随着周经武的一声令下,神武军兵士们踏着略整齐的脚步,开始向建平城稳步前进。

“轰轰轰”

在他们前进的同时,身后已经搭建好的炮兵阵地开始向城内倾斜炮火,至于能不能误伤到百姓,在这种时候已经不重要了。

三王乱国,大明近三年来头一遭,宗庙社稷到了最危急的关头,就需要干净利落的解决每一场战斗,畏首畏尾,只能贻误战机。

周经武虽然没有真正打过几场大仗,但还是深知这个道理。

神武军将士们前进的每一步都好像踏在刘部叛军的心肝脾肺上,面对这般齐整的军阵,再加上出城野战马队的直接溃散,终于让这些并没有甚么军心的叛军开始慌乱、后退,直至最后的崩溃。

建平城的城门原本比较厚实,但经过数次战乱早已毁坏不堪,就算是以前驻扎在这里的官军也并没有对城门进行任何修缮,刘部入城后更不会如此,都是得过且过。

并且常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已经让他们养成了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待太久的习惯,许多刘部军兵原本都是各处的逃兵和流贼,这次更没有打算安家定居的心思。

几炮下来,城门就已经碎片一般的散开,根本起不到任何防备作用。

神武军将士手持刀枪分别从各个城门喊杀进去,刘部叛军鲜少有什么抵抗,纷至沓来的都是四散奔逃和屈膝投降,那守城的将军甚至是第一个跑上去求饶的。

“周都督行行好,小的从前也是老百姓,逼不得已才跟了乱贼。”

听到这话,在马上的周经武侧目看了他一眼,却是根本没有回话,径直向前策马前进,不多时才招手淡淡说道:

“皇上有旨,首贼皆杀,从贼可免。”

“谢谢皇上,谢谢皇上不杀之恩”其余的乱兵听到这话顿时放下心来,纷纷扔下手中刀枪不断磕头,高喊皇上万岁云云。

不待那叛军将领再说出什么,后头早就在暗中准备的几名亲兵赶紧走上前架住他,一名神武军千总抽出寒光闪闪的佩刀,冷笑着上前道:

“你说说你,跟谁作对不好,非要当今的圣上作对那是一般人能假冒的吗”

言罢,寒光一闪,贼首人头落地。

拿下建平城以后,周经武屯兵城内,日日操练,整顿兵马,找来建平城内比较有名望的乡绅大户子弟和市井名声不错的文人充实县衙。

三日以后,镇江府、建阳卫等各部奉旨援剿官军纷纷跟进同神武军合兵,一时间,小小的建平城内却是大军云集。

恰巧司礼监秉笔太监李凤翔亲自传旨,命南直隶各镇兵马以神武军左都督周经武为统帅三军,主事平乱。

与往常不同,这次的圣旨上只是标明了南直隶各镇兵马都以神武军的周经武为主,规定了除总领周经武以外的其余几镇将帅为副总领,监军和从前的掌营事大臣一概没设。

说起来,监军太监和文官没在旁边叽叽歪歪,很是让各镇的将帅松了口气,更是由此觉得当今皇帝的英明神武。

除此之外,李凤翔在传旨以后又传了崇祯皇帝口谕,有关广德州的战况,说是由于京师道路艰远流通不便,所以京城方面不会盲目指挥,命周经武及各副总领随机应变,兵部不可横加干预。

故此,周经武接旨以后并没有急着南下找刘良佐的麻烦,却是按兵不动,哨骑四出,向各方打探情报。

收复建平城的第八天下午,正统朝廷的征南大军号称十万,从建平城内浩浩荡荡开往广德州城,看样子似乎是要一战收复广德。

周经武这边寂静了这么多年忽然搞了这么大的动作,很是让刘良佐心惊胆战,得到消息的当天便立即叫诸将前来议事,看看是走是留。

“将军,咱们还是走吧”

参将刘松是刘良佐的头号心腹,也是当初平定州城下逃回来为数不多的一个老资格,他头一个站起来,一脸害怕的说道:

“那周经武麾下神武军虽然不是身经百战,但身上披挂的盔甲和手里拎着的把式却不是咱们能比的。”

刘松说的话就是其余人的心声,逃了这么多年,谁也不在意再逃这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