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翱翔,时而高亢鸣叫;乳羊“咩咩”钻在母羊腹下吃奶,声音甜嗲。突然,遥远的地方传来沧桑老劲的马头琴声。鹰滑翔着,牛羊停止了咀嚼,琴声带着马尾弓弦高亢而复杂的颤音,委婉地在天际打了个转儿,又落到人间,似乎在低声诉说,又似乎在高声呐喊,似乎是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柔肠,又似乎是庄子鼓盆而歌的欢快,一时又如泣如诉似悲鸣一般,令人不禁恻然。
“王爷,是这里么”
奕霄忙擦了擦眼角不慎落下的清泪,对身边女子道:“是这里,是我父亲在拉琴。”
身边女子道:“那年柔姐姐去世,阿玛也没有回京瞧瞧么”
奕霄点点头,道:“我们新婚,也没有向爹磕头,今儿一并补上吧。”那女子乖巧地点点头,见奕霄耸着肩,有些怕冷的样子,忙在他身上披了一件厚衣裳,随着奕霄、亦是循着琴声,来到一位六十来岁的老汉面前。老汉打扮得朴素:青毡小帽,灰旧的蓝布长袍,绛红牛皮腰带,盘膝对着一块高耸的、长满青草的小土堆坐着,一边放着马鞭和干粮,一把马头琴抱在怀中。他的脸上刻满岁月和阳光留下的印记,眼角唇边深深的皱纹,眉毛花白,眉头颦起,眉梢垂落,眼睛似乎永远是半眯着,看不清其中的神采,只是脸的轮廓俊朗如刀刻,眉眼分布和谐,眸子间或一轮,颇有文气,可以看出老汉年轻时是何等英武又何等博学的小伙子。
奕霄上前跪下,身边女子也忙跟着跪下。奕霄磕头道:“爹,儿子带新续弦的妻子来给您磕头。”
英祥点点头,笑道:“起来吧。你们新婚,我也没有去贺喜,实在离不开这里。你娘以前说,她的师父无论漂泊去哪里,都要带着她师母的骨灰,这我是做不到,但离了她身边,心里真就会不踏实。”英祥看看新媳妇又道:“新媳妇长得漂亮,也是知书达理的样子,你要好好对人家。”
奕霄垂泪道:“儿子知道。阿柔去世的时候,我也觉得天地间再没什么可以留恋的东西了,春季里开花,都觉得是愁红惨绿,恨不得她没有生那个孩子,还好好地在我身边。”奕霄的新婚妻子拭了拭眼睛,劝道:“王爷也别太伤感,阿寿和阿勍今后,就是我的亲儿阿玛在这里,也是见证。”
英祥太息一声,对奕霄道:“你不要学我。你爹感情用事,误人误己的错误犯得太多。你如今承袭了冰图郡王爵,皇上又素来看重你,你好好做事,不要辜负皇上,也不要辜负你母亲。”奕霄哽咽应了,对身边女子道:“绮琴,跟我一起给娘磕个头吧。”
那叫绮琴的新福晋忙转向那个土堆跪着,虔诚地行了大礼,口中祷祝道:“额娘虽不能亲见我们成婚,在天上也请保佑我们王爷长命百岁,愿我给王爷多生子嗣,开枝散叶。”说罢,摆出供奉的点心酒水,又虔诚地叩首为礼。
奕霄却仍有不甘,握着父亲的手道:“爹,这里虽好,毕竟不是养老的好地方。你跟我去旗里,一样有草原,一样可以把娘的坟茔移过去。让儿子好好孝敬你,好不好”
英祥道:“我说了很多次,我这样好得很,你不用担心,比这苦的日子我也过过。你走吧,你那里事情多,别耽误了。以后新福晋再有了孩子,再抱过来让我瞧瞧就成。你喜欢一夫一妻不纳妾,也是好的,省得家里为女人家的事情打饥荒,何况,我们家几世都是单传,倒是你这辈里开枝散叶甚多,未必不是你娘在天上为你求得的福祉。”他挥挥手向儿子告别,奕霄看那手,枯槁如老树皮一般,刻着深深的纹路不由就鼻酸,却不能违逆了父亲的意思,转身离开了。
那双手,握过书、握过笔、握过弓、握过剑、握过扁担、握过麻袋、握过一双光滑如象牙雕就的小手此时,一只手上下抚着琴弦,一只手左右拉着弓弦,喃喃的歌声轻悠悠飘出,飘得好远
已经走远的奕霄一怔,这歌,调寄江城子,唱的也是汉语: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番外天之娇女之一
正月元旦的喜气尚未褪尽,宫里又迎来新的喜事。翊坤宫里暖气如春,热闹得紧,后殿里早已经忙成一团,进进出出的人们,面带喜气,也有些不安,再一次细细地点数着惇妃生产用的东西。
惇妃这是头一胎,痛了六七个时辰才见胎头入盆,已经煎熬得冷汗淋漓,拽着自家额娘的手泪水涟涟,都统四格的夫人亦即惇妃的亲娘也陪着女儿泪光闪闪,嘴里还要劝慰:“乖囡再坚持一会子头一胎哪有那么好生哪个女人不是这样子过来的”劝好女儿,又回头着急地对服侍的宫女嬷嬷、产婆姥姥道:“这么着也不是法子总得给想想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