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1(2 / 2)

“请坐。”

彦崇落坐之后,招招手,叫小七搬来一坛酒。

“此酒为晚辈亲手所酿,名为英雄醉,不知两位长者可敢饮用”

“倒酒。”

宗泽直接用两个字作了回答。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莲莱阁上干戈之气被酒香慢慢地化为虚无。

“宗老,后面刀斧手叫他们撤下去吧,萧某可以保证他们毫无用武之地,即然萧某敢来,自然有万全之策。”

彦崇这招先声夺人,果然起到了效果,宗泽老眼两道精光不离少年左右,良久喟然一叹。

“卿本佳人,奈何作贼”

在大宋朝,要说到口才,六贼都排不上号,秦桧也要让位,状元当属宗泽。

这位老英雄单枪匹马,将太行山,两河路大部份义军聚集在自己麾下,节节抗击金兵,在西军崩溃的情况下,可以说是宗泽以一已之力,延续了大宋的命脉。

没有宗泽,就没有赵构,就没有南宋。

那时的岳飞,才是敢战士,韩世忠也不就是个副将,根本不具备补天的实力。

所以彦崇今天要和这第一演说家比口才,有时一席话,胜过万千兵马。

“宗老,今日蓬莱阁之上,虽不能如当日王勃登塍王阁留下传世名篇,但我希望与宗老在此指点江山,将大宋王朝的车轮从泥泞中推出,走上一条平坦之道。”

宗泽宦海沉浮数十载,不得朝廷看重,心灰意冷之下已经上书告老还乡,见少年如此热血之言,虽心生赞赏却又感觉此人好高鹜远。

正想开口驳他几句,却见白袍少年负手观海,嘴里缓缓吟出两行诗句。

“沧海无边天作岸,铁山绝顶我为峰”

“好”

宗泽亦是好诗之人,其流传下来的诗词不少,大多是毫迈之言,此时闻得如此应景佳句,情不自禁赞了一声。

“宗老,且息你心中雷霆之怒,请晚辈一言。”

说罢,少年也不等宗泽回答,将手一拍桌面,席间一副围棋跃将起来,星星点点洒在案桌之上。

“宗老请看”

海风轻轻吹拂,少年胸中的激情就如丹崖山那红赫的山石一般,经千年风雨,却毫不褪色。

“兄长”

李侃见真是关胜前来,不由狂喜,抢上几步握住关胜双手。

“天可怜见,得知兄长在蓼儿洼战事中失踪,弟这旬月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只恨不能飞到梁山,斩尽贼人为兄长报仇。”

见李侃真情流露,关胜神情也是激动不已,两只大手紧紧相握。

刀鱼水寨,建于北宋,是华夏最早的水寨之一,现在规模并不大,整体防备能力也不算很强,毕竟没有来自海上的威胁。

刀鱼寨真正成名是因为另一位民族英雄戚继光,后面改名为蓬莱水城,成为华夏永恒的风景。

关胜由李侃陪同,在刀鱼寨中察看了一番,见有十数条大海船陈列船闸之中,零散的中小型海船更是不计其数,不由暗暗高兴。

“这是刀鱼寨水城门,是唯一一条通往陆路”

李侃话才说了一半,耳边就听到关胜满带歉意的声音。

“兄弟对不起,得罪了。”

李侃感到腰间一痛,低头看到一把利刃顶住自己。

“兄长,你”

关胜不接李侃问话,“改日再向兄弟请罪,现在请打开城门。”

李侃带着难以置信的神情,声音颤抖的问道。

“兄长,你真投降了贼寇”

关胜沉吟半晌,压低声音在李侃耳边道出一句,“这不是贼寇,以后与你细细讲明。”

李侃知道在这情形之下也问不出什么,只好悄悄回道。

“宗老在登州,我要私开水城门,他一定会向上参我一本。”

一听宗泽在登州,关胜也微微吃了一惊,“宗老人在何处”

“在蓬莱阁请贼人赴宴。”

李侃突然感到腰间一松,关胜将利刃收了回去。

“兄弟开门吧,你不会有事的。”

第四十七章 恶梦

忘年交

席间三人在酒精作用下,都有着这样的感觉。

宗泽觉得自己的思维被眼前这个少年带入到一个全新世界中,汉民族在这个世界中愉快地生活着,才子吟诗、小娘描眉、农夫下田、儿童读书。

阁中气氛好似一张白纸,在三人共同涂鸦下,渐渐显出美丽的轮廊。

其间宗泽也讲了自己的主张,与少年很多思维并不冲突。

酒逢知已千杯少,话遇知音欢乐多。

丹崖山蓬莱阁中,不时响起宗泽洪亮的大笑声。

“你不是贼寇,你是谁”

宗泽眯着老眼,看向少年。

酒已残,话也尽,心亦通。

彦崇微微一惊,这宗老果然人生阅历无与伦比,幸好他这几年被贬得四处奔波,远离中枢,应该猜不到自己是谁。

“宗老慧眼,我的确不是贼寇,我是贼寇的引路人。”

彦崇的坦率让阁中两老又多几分好感。

“孔圣人云,有教无类,这些贼人也不是天生行恶,只是各种原因走错路而已,而萧某立志,要让这些有着各种本事的贼人回归正道,在未来的战争中,为生存而战、为自由而战、为民族而战”

宗泽听到此处,忍不住一拍案桌大声叫好。徐徽言也不禁频频点头。

彦崇知道宗泽对大盗、义军的态度,言语中自然能投其所好。

“所以萧某在此肯求宗老允许他们出海。”

宗泽沉吟不语,想是在反复算计。一旁徐徽言问出心中疑惑。

“你不出海吗”

“萧某马上要回归本营,燕云马上有战事发生,萧某自然不会错过此次北伐之战。”

宗泽鼓掌道:“少年自有凌云志,燕然未勒照汗青。”

彦崇本以为两老会吃惊询问详情,却见宗泽和徐徽言都抚须微笑,表情并不吃惊。

“官家旨意已下,着太子监军,领两河及陕西宣抚使,种师道为都统制,陕西五路各调精兵加上两河禁军共计十五万,齐赴河北东路、河北西路。”

宗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