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5(1 / 2)

得力,将士奋勇争先,一举攻克西河,前后仅用9天,初师告捷。

李渊非常高,说道:“以此用兵,天下横行可也。”

李建成却是神色淡定,在前世为剑魔时,就是玩的征战天下,战场厮杀,这点玩艺难不倒他。

因这次战功,李建成被封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

看着手中的兵权,李建成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开始了漫长的行军。在这个没有火车,没有汽车,甚至是平坦的路面也没有的时代,交通不利。打仗花去一年时间,至少有一半多的时间,花在行军路程上。

十几天后,到了霍邑。

霍邑北临汾水,东靠霍太山,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险要关口,扼守此地的宋老生两万精兵十分强悍,同守卫河东的屈突通遥相呼应,构成犄角之势,以阻李渊。

当时唐军四面强敌环绕:北有骠悍的突厥,虎视太原;东有强大的李密瓦岗军欲取长安;西有薛举的西凉兵垂涎关中。严竣的形势必须速取霍邑,否则会失去进入关中的有利时机。

正当李渊欲攻取霍邑时,忽然传来刘武周引突厥袭击太原的消息。

李渊听后,顿时又晕过去的感觉。

“混账的刘武周,趁火打劫“

“若不是纵容,刘武周岂能轻易南下”

“一群养不熟的狼崽子,言而无信”

“只是如今两面作战,情况对我等不利,一旦太原有失去,那时我军粮草断绝,一切休矣”

李建成平静的听着,心情起伏,果然突厥出手了。东突厥不是大善人,眼看着唐军攻占关中,无动于衷,他会在唐军距离胜利最近的时刻,敲一个闷棍。此时,人很是聪明,没有亲自出手,而是用汉人杀汉人的方式,坐收渔利。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杨氏两代极为好战,先后被突厥发动多次战争,极大的消弱了突厥的实力,使突厥此刻想要出兵,也力有不逮。

毕竟,在战争在突厥损失的人口,不是韭菜,所长起来就长起来,没有二三十年光景,难以恢复元气。

不然,又是一场五胡乱华

“唐公,一旦失掉太原,我军腹背受敌的境地,太原不得不救”裴寂说道,开始说着救援的理由。

李建成听后,心中冷笑不已,说道:“救援太原,如何救如今南下的兵力,本就匮乏,此时若是分兵,更加不利若是救援的大军,若是太少,无尽于事;若是救援的大军太多,分散了兵力,南下之路更为艰难,必然功亏一篑”

李世民也道:“如今,前有狼后有虎,中间又是一个大坑,只有往前冲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唯有勇气才能笑到最后”

“刘武周志满得意,突厥少信而贪利,二者貌合神离,钩心斗角,必不齐心。突厥兵若是南下,必经过马邑。而马邑是刘武周老巢,借道收取了马邑。故而南下的,没有突厥兵,只是刘武周大军,难以破了太原”

接着,唐军上下分为了两派,一派是大军救援太原,保全太原安全;一派是认为守军足以守卫太原,太原丢不了,而应该集中主力,继续南下。

两派开始论战。

而李渊沉默着没有做出决定。

而此时,连续攻城,多次失败了。损兵折将无数,士气衰落,思乡之情蔓延开来,想着要退兵。

李渊悠悠的叹了一口气。

李建成心中默然,唐军到了节骨眼上,过去了可问鼎江山;过不去唐军上下,万劫不复。

此时天上下起了大雨,雨水连绵几天,都是下个不停,若是文人骚客,可能趁着兴致,写上几首诗。

只是,此刻李建成神色却是凝重起来,这一场雨可能击垮唐军。

此时的雨,对唐军来说是个大灾难。大雨天,无法攻城,留给了敌人喘息的机会;道路泥泞,很多的马车都走不动了,粮草运输压力加大;而随着雨天,将士们心情也变得低落起来。

若是下上十天半个月,粮食将耗尽,那时就麻烦了。

十万大军光人吃一天就要二十万斤粮,还有马的食量更大,而在中途转运,粮食路上的消耗,更是巨大。

如果求稳,趁现在军中粮食,还有些士气,原路返回,最多无功而返。可若是继续僵持下去,胜败难料。

而此时,各个谋士开始纷纷献策,由原先的救援太原,变为了退回太原。军营中人心惶惶,士气低落,失败的阴影开始出现,只是谁也没有说而已,局势越发的不利。

“大郎,现在怎办”李渊问道。

“坚持下去,退一步,等于退无可退”李建成道,“退回太原,意味着南下关中战略失败,困守太原,必死无疑,只不过是晚死一会;若是继续进攻,可能胜利,也可能失败,但是却有一线机会”

“与其晚死,不如早死;与其必死无疑,不如博山一线生机”

第55章人力有时尽

一场雨,挡住了唐军前进的路,唐军陷入绝境。

人力有时尽,相比于大自然而言,人的力量太为脆弱了,只是一场雨,连续十几天的大雨,就让唐军陷入了崩溃。

在雨天,路滑无比,士兵们无法冒着雨攻击城池,若是强行驱赶士兵攻城,可能引发兵变。而此时将士们只能窝在帐篷内,雨天潮湿,极不舒服。而随着大军滞留,粮食消耗的加大;军队士气开始衰落,军中一些谣言开始响起。

毕竟,唐军是造反,是起兵反隋。

此时,在百姓眼中,是乱臣贼子,一个不好就被被隋军平灭了,在大义上不占优势。将士们出战时,心理上处于劣势。若是次次打胜仗,还可能掩饰乱臣贼子的假象。可是一旦局势不利,陷入僵局,那军心会动摇。

随着雨天的继续,战局的僵持,一些将士们只觉得前途渺茫,未来灰暗一片,开始逃亡。而一些谋士们也开始纷纷劝谏,想着退回太原,击退了刘武周之后,再继续南下。

争吵在继续,逃亡在继续。

仅仅是几天的时间,父亲李渊头发白了很多,似乎一天就是一年,快速的苍老下去。而二弟李世民,也是唉声叹气,心神沮丧。

整个唐军愁云惨淡,似乎要随时散伙一般。

没有前途,没有希望,此刻的李渊一点也没有开国皇帝的威风,而李世民也没有一代大帝的威武,好似丧家之犬,落魄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