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4(2 / 2)

“姑姑。。我会背了。”方申慈一脸欣喜的举手示意,然后开始背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方申慈一脸期待的看着余青梅。

“嗯,背得很好,兔兔和妞妞也都会背了,都很好。今日姑姑给你讲解这首词的意思。”余青梅开始一句一句的讲述。

三人都认真听讲,易忘记的部分,都一一记录下来。

看着方申慈写的字,余青梅很是赞赏,纯粹,心无杂念的人,写得字真好看。

想前段时间,第一次问他会不会写字的时候,方申慈还不好意思的说,好久没写了,不知道还会不会,结果写的老师二字着实让余青梅惊讶了半晌,因为比自己、涂涂他们都要写的有味道。

余青梅不会欣赏字的好坏,不懂如何评价好坏在哪,反正看着方申慈写的这两个字,就只有俩字涌上心头,天赋。

按着方申慈的年纪,学龄,加上那空窗的好几年,习字最多一两年,就是初出茅庐的小不点,没想到字就写成这样了,那如果每日都练习一会儿,日积月累,以后的造诣肯定不可估量。

那些说方申慈傻的人,真该把字亮出去给他们瞧瞧,看他们有什么脸面说这种话。

“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你们有想过送什么礼物给家里人吗”余青梅问道。

方申慈、兔兔和妞妞都开始认真思索。

“给家里人买好吃的。”妞妞举手回答。

“家里人现在都不愁吃穿的,虽然也可行,但有没有更有意义的礼物”余青梅接着问道。

“做荷包、手帕送给家里人。”兔兔认真回答,兔兔的女红手艺有长进。因为她每日都会抽空做。

“嗯,兔兔这个好。”余青梅点头说道,“送家人的礼物,不在贵重,而在心意,亲自动手制作的最有诚意。”

“那我做好吃的给家人吃,我现在会包饺子、煎饺子、下饺子了。”妞妞说道。

“好。”余青梅摸摸妞妞的头说道,“慈儿呢,有没有想到什么”

“姑姑,我没有擅长的,既不会做女红,也不会做饺子。”方申慈低头有些失落。

“慈儿,女红是女子擅长的,你不会是正常的,至于饺子,这个简单的,学了就会。”余青梅说道,“其实你有的。 。不用多擅长,自己喜欢的,学到的东西展示给家里人看、听,这些都是心意。”

方申慈闻言抬起头,有些疑惑,“姑姑,我喜欢念书、写字。”

“这个就很好啊。”余青梅笑着说道。

“那我给家里人念书、写了字送给他们,这样的礼物好吗”方申慈不确定的问道。

“当然好啊。”余青梅肯定点头。

“好,那我这几天好好练习。”方申慈坚定说道。

“嗯。”余青梅满意的点头。

接下来的时间,四人凑在一块,读书、理解所读内容、描红、书写十分认真。

时辰不早了,轻容嬷嬷进屋提醒。

余何氏给方申慈装了八个月饼。。然后带着余青梅几个小的,把人送到门口。

八月初十,余何氏背了一背篓的莲蓬回来,余青梅去看了咸鸭蛋,腌制的日子差不多了,敲开一个,见蛋黄已经凝固富有弹性,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制作新口味的月饼。

午饭后,一家子全部出动,制作月饼;糕糕和包包也抱到院子里,放在竹席上,余老头等人兼顾,好在这时候俩人睡得香甜。

余青梅几个小的并邬潜、邬心剥莲蓬,取出莲子、去除莲心,把连心放到一旁的篾子上。

“这个可以降火,天儿热的时候喝很好的,等晒干了,跟茶叶差不多,要喝的时候取出泡开就行,我可是问过大夫的。”余青梅一边剥莲子一边说道。

“好的,姑姑。”兔兔,妞妞异口同声的说道。

余何氏、刘花、余萍把咸鸭蛋都打开,只取蛋黄,在县城买的白酒里浸一下,就放到烤盘里,全部的烤盘都放满了,然后进窑先烤熟,取出备用。。

第三百八十六章 蛋黄月饼

余何氏婆媳三人去厨房和面,把余青梅她们剥出的莲子炖烂。

余老头、余大伟、余中伟洗芝麻;洗红枣,去红枣核,红枣肉用热水煮一刻钟,然后用石磨把芝麻、红枣肉这些食材都磨碎。

余何氏、刘花、余萍把磨碎的食材拿进厨房加工。

煮熟的红豆挤出里面的红豆沙,混着猪油、白糖炒干水分;炖烂的莲子、磨碎的芝麻也都加猪油和白糖炒干;红枣泥本身就有甜味不需要进行其它加工;肉松也装了一大盆在一旁备用。

等这些食材全部准备好,全家动手包月饼,分工合作,余大伟、余中伟、刘花、邬潜把豆沙、芝麻、莲子、枣泥、肉松这些馅料包住整个咸蛋黄,然后搓成小球,放到一边。

余何氏、余老头、余萍、邬心三人把包了咸蛋黄的馅料。用面皮包裹住。

余青梅、兔兔和妞妞则给包好的月饼涂上蛋黄液,按着口味撒料,芝麻的撒上黑芝麻,豆沙的撒上白芝麻,莲蓉的撒核桃碎,枣泥的撒上花生碎,肉松的上面撒上一些肉松。

放满全部铁盘就进窑烤制,到最后,咸蛋黄没了,芝麻等馅料还有,就直接把剩下的馅料都包了月饼,这些只涂蛋黄液,不撒东西,以便区分。

第一舀全是芝麻蛋黄月饼,刚一出炉,全部的人都围着,外光跟之前做的一样。 。因着要卖钱,余何氏拿刀一个切成四分,让大伙儿尝味道。

加了咸蛋黄的月饼,咸香甜酥,这些味道合在一起很和谐,刚刚好。

“没想到这咸蛋黄包在甜的月饼中竟然出奇的好吃。”余老头吃掉了手里的月饼,回味刚刚的滋味。

“明日开始我们青香斋就推出月饼。”余青梅说道。

“好,这么好看又好吃,还符合中秋节,肯定热卖。”余何氏笑得合不拢嘴。

“这么多的馅料,面皮制作也复杂,这月饼价格定多少”余中伟问道。

“肉松一小碟子我们就卖四文;鸭蛋可得两文一个,虽然我们只用了咸蛋黄。。可这么多的蛋清,我们也没什么用,腌制还加了那么多盐,怎么也不能低于两文;还有这面皮,用了多少猪油,和白面,一个收个两三文都不过分;豆沙、芝麻倒是不贵;可红枣、莲子可不便宜,还有外面的蛋液,点缀的芝麻,这可都是钱啊,烧窑的柴火和我们人力,看着小小一个月饼,制作程序可不简单。”余何氏细细说道。

“肉松蛋黄、莲蓉蛋黄和枣泥蛋黄月饼二十文一个,其它的都十八文。”余青梅说道,“没有包蛋黄的,莲蓉和枣泥月饼十五文一个,其它十二文一个。”

“这个价格中肯的,就这么定。”余老头听了很赞同,一家之主都赞同,其他人当然没意见。

“爹爹,我画了些图,你给看看能不能做出来。”余青梅从屋里拿出之前画的木盒子图,像小抽屉一样的,共三层,每一层抽出来里面被分割成四个正方形的格子;另一种是一个长方形大木盒,盖子是像匣子那样的扣锁式,打开,里面分成八格。

“这个用来装月饼”余老头一看样子大小,想着现在的时机,立马就联想到了。

“对,爹爹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