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另行召开军议。
再说,现在薛仁贵也不在。
秋季大战之后,被任命为警备师团师团长的薛仁贵,就一直在外视察各至部队已经关隘防务,熟悉情况,同时负责部队整编。
眼下更是进了祖龙山脉,到各大部落为第四旅挑选战士去了。
冬月初八,薛仁贵终于返回青丘府。
乾元当即叫上郭嘉,共同商议军队建设问题,讨论核心,就是明年春天如何击溃狐魔军,再次赢下一场大捷。
书房中除了薛仁贵,还有一员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的大将,正是三国时期董卓帐下猛将华雄。
不用说,华雄是乾元召唤来的,也是第四旅旅帅的当然人选。
首先商议的就是组建骑兵营一事,乾元问:“诸位以为,军中第一个骑兵营,在哪个旅组建为好”
不是骑着坐骑的,就能叫骑兵。
即是骑兵,就要打造统一的具装,坐骑最好也能统一。于此同时,还要进行专门的骑兵训练,包括兵器,都要以长兵器为主。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人族军队的一个弊端。
因为士兵都是武者,参军之前,学什么武功,用什么兵器,都已经定型,进入军中也不大可能更换兵器。
这就造成军中士兵的兵器是五花八门,长短不一,十八般兵器是样样都有,继而造成兵种的不纯粹。
军中除了弓箭手,剩下的似乎就只能全部归在一个兵种之中步兵,既无专门的骑兵,步兵之中也没有轻重之分。
跟地球冷兵器时代相比,实在是差太多。
因此,想要组建骑兵营可不是一件容易之事,除了装备,更头疼的是要凑齐五百名兵器为枪、戟之类的战士。
长兵器本就不是武者的主流兵器,怕是要从整个警备师团挑选。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有骑兵训练之法,在这一方面,封地是非常占优的,召唤来的武将很多都擅长骑兵作战。
薛仁贵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自然也最有发言权,道:“我建议设在第二旅,理由有二,其一,旅帅岳云熟悉骑兵作战;其二,第二旅驻守翼泽关,可随时出击,入侵青丘国,有利于骑兵营练兵。”
“我同意。”郭嘉点头。
乾元见了,当场拍板,“那是设在第二旅,营正就选戴崇华吧。”戴崇华之前因为跟翼泽县张家有点关联,为乾元所不喜,还被冷落了一段时间。
世易时移,乾元却是把这些小过节彻底放下,在第二旅五名营正之中,戴崇华资历最深,能力也最强,没理由不用。
鉴于龙马、紫瞳魔虎暂时都无法大规模列装,骑兵营的坐骑将统一选择最常见的狼妖,故而这支骑兵也称之为狼骑兵。
接下来乾元又提出,希望能在军中成立一支固定的修士团,人数不限,能招到多少算多少,作为军中战略打击力量。
不能每次等到要打仗了,才临时从封地抽调修士上前线。
有宫里的赏赐以及舅舅送来的五万灵石,乾元手中的灵石还算宽裕,足以支撑起一支百人左右的修士团消耗。
对乾元的这个提议,郭嘉非常赞同:“修士的存在,用的好,完全可以左右一场战争胜负,不该被忽视。我提议,就由李淳风大人出任团长一职。”
“那就这么定了。”乾元很振奋,“李淳风虽然是团长,但他还要忙礼曹之事,具体的筹建跟训练,还是由奉孝你来抓吧。”
“遵命”
郭嘉苦笑,他还真是个劳碌命。
敲定骑兵营跟修士团之事,封地军队大的架构基本上就稳定下来,接下来就是募兵、训练以及备战。
在乾元见证下,郭嘉跟薛仁贵两人就兵曹跟警备师团总部的交割,做了一次面对面的陈述,避免产生误会和矛盾。
当初成立警备师团总部,主要还是因为军政不分离导致军队后勤混乱,成立兵曹之后,这些问题都将不复存在。
因此,总的原则就是,适当压缩警备师团总部,大力扩充兵曹,使得兵曹为所有封地军队提供后勤保障。
这个问题,必须跟薛仁贵说清楚。
等到所有的事情都商定完毕,郭嘉这才抛出他思虑已久的作战计划,希望能得到乾元跟薛仁贵的支持。
乾元听完,都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实在是太充满想象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东临新区起风云
郭嘉果然还是要拿那条山中密道做文章,围绕密道,制定了一系列作战计划,其中一些布置,现在就要开始执行。
“那就按计划执行。”乾元当机立断。
“诺”
对殿下的信任,郭嘉很是感激,毕竟这计划可是要冒风险的。
接下来的一个月,青丘府上下热闹不已。
县衙改制、吏员选拔考试、山民迁徙、修士团招人、狼骑兵组建、新区规划、技术共享与招商引资
藩王府发布的一项项新政,彻底点燃了百姓的激情。
此时正值冬季,是百姓最闲的时候,工曹借机抛出“一揽子工程解决方案”,藩王府跟七大县衙联动,雄心勃勃地提出,要在明年春播之前完成三大工程。
一是道路。
不仅是青丘府通往各县的干道,全部修成水泥路,就是县城与县城之间也要全部建成水泥路,对封地道路来一次大升级。
二是水利。
借鉴翼泽县治水经验,疏通境内三条大河,拓宽河道,修筑堤坝,建设水渠,为明年全面推广马铃薯以及九州一号水稻,做好准备。
三是新城。
完成东临新区的道路铺设、饮水井等配套设施建设,为入驻商会创造一个最好的基础设施环境,彻底解决商会后顾之忧。
户曹商业科也趁势宣布东临新区第一批技术共享目录,包括玻璃制造技术、烈酒蒸馏技术、肥皂制造技术以及织布机制造技术等等。
藩王府对东临新区前所未有的重视,终于激发了商人的热情。
赵氏商会第一个响应,准备在东临新区投资建设一家玻璃厂跟一家酒厂,总投资超过五十万两白银。
昆吾商会则是第一个外部响应的商会。
倾城公主对乾元手中的技术早就垂涎已久,得到消息,一口气豪掷百万两白银,瞄准的则是纺织行业,准备深耕旗袍跟内衣领域。
不得不说,倾城公主眼光独到。
继昆吾商会之后,招摇城的商会终于动了,招摇商会、秦氏商会以及大泽商会等接二连三地在青丘府设立分会,然后用分会运作东临新区的项目。
这里面有一个因素不得不提,那就是正式在招摇城开业的星空杂货铺,开业的火爆深深地刺激了这些商会,更是有了一丝危机感。
其中最难复制的,正是星空杂货铺里那些千奇百怪的新商品。
听说青丘府设立东临新区,共享商业技术,还有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这些商会就像闻到腥味的野猫,一窝蜂涌了进来。
招摇城的这些商会大都是老牌商会,发展至今,基本都遇到瓶颈,遭遇天花板,如果没有新技术创新,很难再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