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4(2 / 2)

当然,科层制也并非十全十美,也有其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由“条块分割”而引起的官僚主义。

但就目前而言,这已经是最先进的体制了。

听完忠叔汇报,乾元满意点头,可见忠叔是真花了心思的,道:“吏部司的方案我大致同意,只提一点要求。”

“殿下请讲。”

忠叔松了口气,总算不负重托。

乾元道:“堂庭府的核心是招摇城,招摇城又是中枢要害之地,是否可以考虑撤销堂庭府编制,将堂庭府知府改为招摇城城守”

乾元这么做,是要在制度上确立招摇城的核心地位。

“可以。”

提升招摇城的地位,其实就是在变相抬高秦王府的地位,让其脱离普通郡的范畴,隐隐将招摇郡类比为一个独立小王国。

忠叔又怎会不答应

“关于招摇城城守以及杻阳府知府人选,还请殿下示下。”忠叔趁机道。

招摇城还好,毕竟有乾元坐镇。

杻阳府就有些急了,前任知府乃太虚宗门人,死在乱军之中。

过去的一个月,杻阳府都处在群龙无首状态,急需新任知府到位,去稳住民心,尽快让杻阳府走上正轨。

再者,杻阳府又跟昆吾郡接壤,太虚宗在此地依旧有着一些影响,尽早任命知府,也能尽早展开肃清工作。

关于官吏调整,乾元心中早有腹稿。

原猨翼府知府裴矩调任招摇城城守,原猨翼府同知刘坤一,擢升为猨翼府知府,算是顺序接班。

裴矩、李卫、苏辙三位知府中,无论是能力才干,还是威望经验,裴矩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甚至就是在修道天赋上,裴矩也是出类拔萃的存在。

就在前不久,裴矩成功突破出窍期瓶颈,顺利迈入引气期,成为封地第三位引气期修士,更是第一位担任实职文官的引气期修士。

就连早早突破至出窍后期的忠叔,都落后裴矩一步。

由裴矩接任招摇城城守一职,可谓水到渠成。

至于刘坤一,在猨翼府划入乾元辖下之前,刘坤一就已经担任了五年的猨翼府同知,对猨翼府的情况极其熟悉。

加上这两年干的也不错,乾元顺势就将刘坤一提拔。

至于杻阳府知府一职,则由原白壁县令陶渊明升任。

相比李卫、苏辙等召唤文官,陶渊明的才干确实要差一些,但是这几年,陶渊明在白壁县令任上很是做了一些事,一扫之前给乾元留下的“隐士”印象。

虽然开拓不足,但守成有余。

相比李卫等人,陶渊明也不是没有优势,最大的优势就是他更适应修士身份,是跟禹余天大环境最契合的存在。

这让陶渊明在处置跟修士、灵商、灵农等相关事务时,非常得心应手。

因此,考虑再三之后,乾元还是决定提拔自己人,将陶渊明放到杻阳府知府任上历练一番。

至于招摇城下辖四县以及杻阳府下辖诸县的县令人选,乾元已经不再准备干预,由吏部司推荐、考察、任命。

乾元相信忠叔能搞定。

说起来,忠叔执掌封地人事也已有四五年时间,经过此番历练,早已完成蜕变,洗去身上王府管家的痕迹,成了一名官场巨擘。

是真的海阔天空。

加之忠叔一手主导封地吏员选拔考试,门生遍布封地各部门,一手主导官吏考核清查,实在是一位既让人仰慕,又让人忌惮的存在。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第两百一十六章 警备师团

送走忠叔,乾元转身回到静室。

打坐盘膝之后,乾元手掐法诀,一道毫光从他眉心射出,瞬间放大,赫然是一柄血色飞剑。

此剑长四寸九,通体如血玉,晶莹剔透,偏又气息温和,感受不到一丝的杀戮之气,倒是有一丝圣德气息萦绕其间。

这正是乾元刚炼制成功的本命法器杀生剑。

因为掺杂庚金炼制,杀生剑锐利无匹,又有万载血魄珠在,可吸收杀戮之气,杀人不沾因果。

可谓攻击至宝,杀戮至宝。

杀生剑跟造化鼎,一攻一守,一杀戮一圣德,两两对立,又两两协作,必将成为乾元最大底牌之一。

只可惜,以乾元身份,此剑不知何时才有机会在战场饮血。

五月初十,晴。

已经擢升为五兵司大夫的郭嘉,赶来汇报军队整编方案。

日前,对招摇军战俘的筛选、审讯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揪出太虚宗暗棋五百余人,上至旅帅,下至小卒。

可谓触目惊心。

这些暗棋都被下狱,由掌管刑狱的都官司量刑判决。

西南兵团各部的战损也都一一补充到位,轻伤员都已归队,重伤员在安排救治的同时,也已启动退役安置。

前期工作做完,接下来就涉及到具体的军队整编。

需要乾元定夺。

听完郭嘉汇报,乾元很是头疼,不是说方案不好,而是太好了。

按郭嘉计划,西南兵团第一师团新增一个旅,达到满编;第二师团新增两个旅,同样达到满编。

亲卫营升格为亲卫旅。

在恢复箕尾城卫旅建制的同时,筹建招摇城卫旅以及杻阳城卫旅。

总的算下来,此番要一口气新增六个旅,扩军一万五千人,封地军队规模也将达到三个师团零两个旅,合计42500人。

都快赶上第四军团的规模了。

“这也太夸张了。”乾元放下军队整编方案,抬头看向郭嘉,“奉孝,你不会以为,度支司会同意这个方案吧简直儿戏。”

真要这么扩军,封地财政指定会被拖垮。

郭嘉似乎也知道要被骂,硬着头皮道:“殿下,这次俘虏了两万三千多战俘,这可都是优质兵员啊,总不能都遣散吧,那也太浪费了。”

事实上,军中还有将领提议,要组建第三师团呢。

被郭嘉压下。

否则,五兵司报上来的整军方案只会更夸张。

乾元心中一凛,他突然意识到,不知不觉中军方已经抱团,成为封地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一种有力的声音。

这种声音,已经准备影响封地治军策略了。

当然,这种抱团并不是要跟乾元对抗,只是要跟文官集团展开竞争,为军方争取更大利益跟话语权。

文武两大集团的对峙,渐渐浮出水面。

就在郭嘉赶来汇报之前,度支司大夫曹叡就赶来汇报封地财政情况,基本都是诉苦,看上去只是一次寻常汇报。

现在看来,却是在给乾元打预防针呢。

“真是有趣。”

乾元心中暗暗警惕。

想了下,乾元道:“奉孝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