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在你看来,李尚书是此番招考的主考,就一定能事先知道考题,可实际上却并不是如此。”
“真相是李尚书从头到尾都不曾接触过考题,甚至那些出题者都不敢确定自己所出的题是否被选中。”
“除了从题库中选定最终考题的朕之外,印刷试卷的所有印刷工人如今都还在禁闭之中,外人根本无法进入被封闭的工厂内部。”
“换而言之,你所说的一切,不过都是你自己臆想出来的剧情而已。”
师范学院招生虽说不是科举,可在保密程度上,却一点都不比科举来得弱。
所有的开考程序都是李贤一人敲定的,个中的端倪,外人根本无从得知。
“该死的狗贼,竟敢欺瞒圣上,当诛九族!”
“杀了这狗贼!”
……
当李贤把内情道破后,自觉上当受骗的吃瓜百姓们顿时全都怒了,喊打喊杀声就此狂响成了一片。
“陛、陛下,草、草民冤枉,冤枉啊,草民……”
来俊臣这一辈子靠诬告捞了不少好处,自以为心思缜密,想到御前搏一富贵。
可却万万没想到一头就撞在了铁板上,登时就乱了分寸。
“来人,将这个蠢货拖下去,交东都牧府严审。”
尽管心中火气不小,但,李贤却并未私刑杀人,依旧坚持依法办案。
“陛下饶命,饶命啊……”
直到被两名孔武有力的士兵给架了起来时,来俊臣方才如梦初醒地狂乱挣扎开了。
但,屁事不顶,他很快就被强拖了下去……
除去来俊臣所整出来的闹剧之外,师范学院的招生考试进行得很顺利,三天一共考了五门——国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
个中国文与数学都是一百二十分,其余三门各一百分,总分五百四十。
当然了,题目的深度只是一般而已——数学只靠代数与几何,物理、化学更是最简单的基础知识,大致上是后世的初中水平而已,至于政治,那纯属死记硬背的忠君爱国条文。
但,即便如此,大部分考生还是都被考糊了,无他,数理化的基础太差,在无人指点的情况下,一年时间的苦读很难有什么太大的提升。
不过,抱怨归抱怨,却也没人喊不公平,毕竟每年都有一次招生机会,今年不行,不是还有来年么?到时候再拼也就是了。
七月十六日,四大考点正式放榜,最终,一共录取了一千零八人——最后切线时,各考点都有同分的现象出现,李贤拍板,同分就都算过了关,准予入学。
九月初一,师范学院第一届学生在洛阳东郊的学校操场上举行开学典礼,李贤亲至,并发表了题为《百年树人》的演讲。
不消说,反响很是热烈。
至此,教育体制改革的第一步算是稳稳地迈出去了。
九月十五日,工部制造局的年度产品推介会开幕,万商云集,天南地北的巨贾们无不亲自到来。
不为别的,只因制造局所推出的新产品就没有不赚钱的,但凡能拍下一项,便足可保得三十年富贵,谁又肯错过了去呢。
只是,本年度的产品推介会并未似惯常那般上来就是一系列的产品生产线介绍,而是先由刑部、大理寺的官员联合主讲朝廷新推出来的三则法规——《专利法》、《税法》、《商业法》。
其后,户部也派人详细介绍了《财务会计新规》,并宣布户部将于开设财务学院,定于明年七月一日举行招生考试,考试范围以及考点与师范学院等同。
再然后,礼部也在会上宣布,除三大军校之外,其余各院校的招生考试也都归并到了师范学院的招生考试中。
消息传开后,朝野为之轰动,相形之下,本年度所推出的挂钟、手表、罐头加工等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产品就难免显得有些个波澜不惊了。
而更劲爆的消息还在后头——李贤下诏,公告天下,明年的科举录取人数将减半,暂定只录取进士一百名,四年后的科举录取人数还将再减半,并将会是最后一届。
从此后,朝廷官员的选拔将从各大院线毕业生中择优录用,一律从基层干起。
为此,朝廷将会从明年开始,重新厘清地方官府的基层架构,将税收、治安、商业管理、法律、城市建设等职能单列出来,并陆续组建新的地方管理机构,以促进各地的地方建设。
管理人员将从各大院线毕业生以及退伍军人中择优录用,烈士家属、功臣之子弟在入学、入职方面将优先照顾。
这么道诏令无疑是在掘儒家的根,但,除了些老顽固之外,并没多少文人跟着骂娘。
概因大家伙都不傻,随便算上一下,就能明白新体制下,能进入官府体系的人数要远远大于科举的录取人数。
他们可都是识文断字的儒家子弟,在先天上,比起那些只上过几年公学的泥腿子来,要强了不知多少倍。
若是这样都竞争不过别人,那,真得去买块豆腐撞死算毬了。
至于什么儒家思想,在现实利益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只要有仕途可走,又有多少人会在意学的究竟是些什么呢。